仁爱新闻

第二届储能与智慧电站关键技术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10-20

点击量:

2024年10月18日-10月20日,以“智慧赋能 驱动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储能与智慧电站关键技术论坛”在天津丽筠酒店召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与励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奋强、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王莹、河北省水电工程学会会长赵永峰以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140余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天津仁爱学院校长杭建民、副校长张俊红出席论坛开幕式。论坛由天津仁爱学院领军人才、绿色水电研究院首席专家孙江教授主持。


图片

图片

“第二届储能与智慧电站关键技术论坛”由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天津仁爱学院联合主办,天津天发总厂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与励磁专业委员会、天津机械工程学会、天津市电力工程协会、河北省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和天津仁爱学院绿色水电研究院协办,《机械设计》杂志社提供媒体支持,发布专刊。

图片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与励磁专业委员会周奋强副秘书长、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王莹秘书长和天津仁爱学院杭建民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周奋强表示此次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将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

王莹希望能与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天津仁爱学院以及在座的各行业企业单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储能装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电站运维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推进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杭建民指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加强与各单位的交流合作,深化储能和智慧电站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共同为推动新型储能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合力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

随后,多名学者专家围绕“储能装备、水电装备、智慧电站、数字孪生、知识工程、智能设计、智能运维、增效扩容”等关键技术开展深入探讨和交流。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力教授围绕故障穿越、储能变流器集群并联、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等关键技术,对构网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工程应用进行了详细经验介绍与前沿技术分享。

图片

清华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团队负责人、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正伟教授在题为《水力机械及系统多场耦合》的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多场耦合基础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深入剖析了这些理论在运行性能评估与优化运行策略制定等工程实践应用中的具体成效。

图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继红教授深度剖析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及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符号智能、计算智能、机器学习以及机器感知在工业智能技术中的核心应用与成功案例。

图片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彦浩介绍了定速抽蓄机组宽负荷运行、百兆瓦级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以及抽蓄机组水力短路运行的关键技术,并对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抽水蓄能电站灵活运行进行展望。

图片

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周志军报告了水轮机控制系统数字孪生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深入剖析了该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项挑战。

图片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李天介绍了碳交易与碳市场概况,总结了自愿碳市场的发展趋势、现存问题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并且详细分享了数字技术在碳信用中的应用案例,展现了技术与绿色动能的无限潜力。

图片

中国大唐集团“首届青年拔尖人才”正高级工程师张海库介绍了水电领域设备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并对常规水利水电工程、抽水蓄能技术以及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图片

主会场会议结束后,参会领导专家和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天津天发总厂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未来,天津仁爱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国家级优势平台合作,发挥产学研协同效应,助力储能与智慧电站关键技术不断创新,培养储能与科学工程专业人才,共同推动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和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



地址:天津市团泊新城博学苑 邮编:301636

电话:022-68579990

版权所有©2024 天津仁爱学院 津ICP备19010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