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营造温暖互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能源与化工学院于2025年10月21日联合知义社区,在25宿A105活动室面向2025级新生代表开展“瓶”安喜乐,“信”想事成心灵破冰活动,旨在将手工制作与内心成长探索相结合,培养学生理性平和、健康阳光的性格品质,为新生今后的大学征程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本次活动由能源与化工学院辅导员张雅玮组织,与新生们进行一场温暖心灵的对话。
 
“瓶”安喜乐:方寸之间,安放情绪
活动在静谧舒缓的氛围中拉开序幕,第一项环节为“情绪漂流瓶”手工制作。同学们在张雅玮老师的引导下,领取了彩砂、彩珠、干花等各式材料,开始专注地装饰属于自己的漂流瓶。一捧彩沙代表一份心境,一枚彩珠寄托一个愿望,一朵干花封存一刻时光。方寸之间的创意制作,不仅是艺术体验,更是一次有效的情绪表达与压力疏解。同学们在手工中学会分享入学初期的复杂感受,将无形的情绪转化为有形的作品,完成了首次大学情感世界的自我探索与释放。
 
“信”想事成:时光慢递,对话未来
随后,活动进入“写给四年后的自己”环节。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同学们闭上双眼,跟随引导进行冥想,畅想几年后毕业时的自己。从青涩新生到翩翩学子,未来的画卷在脑海中徐徐展开。冥想结束后,大家郑重执笔,将此刻的憧憬、目标、对自己的鼓励与期盼,悉数倾注于信纸之上。这封书信不仅是对未来的规划,更是一次与内心深处的真诚对话。书写完毕,同学们亲手将信笺封存,交由学院统一保管。
 
“在写信的那一刻,突然感觉时间慢了下来。”2025级一位新生分享道,“在和未来的自己对话的过程中希望未来的我不要忘记今天的梦想与勇气。”另一位同学说:“我把蓝色的沙和白色的小花放进去,就像把开学这几天有些想家的小忧郁和对新环境的好奇都放了进去,做完之后心里特别平静和踏实。”
活动尾声阶段,辅导员张雅玮老师也一同分享了活动感受:“有同学的漂流瓶色彩明快,有的则略显深沉。大学的第一课,就是学会接纳所有的情绪——无论是初来乍到的忐忑,还是对新生活的兴奋,都是大家青春故事里宝贵的一页。希望这个小小的漂流瓶,能成为同学们大学生涯的第一个‘情感容器’,珍藏好这份最初的自己。这份“时光慢递”将在毕业典礼时重返主人手中,成为回顾成长、感悟蜕变最珍贵的青春见证。”
 
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一环,本次活动结合手工制作沉浸式体验以及思想引领,为新生搭建了情绪疏导以及自我认知的宝贵平台。它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破冰,更是在为青春导航,帮助同学们扣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心理扣子”,助力每一位新生以饱满之姿、自信之态,开启人生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