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系各教研室、化工实验中心、系机关、各党支部:
全体师生:
2017年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为了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十九大精神,并做到师生学习全覆盖,同时为了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化工系党总支建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以下简称“学研会”)。为了充分发挥好学研会在理论学习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学研会性质
学研会是化工系党总支直接领导、组织、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的重要平台,是覆盖全体党员、全体师生自主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抓手,是系统学习与深入研究相结合,形成理论联系实际优良教风、学风的重要形式,是开展党组织之间、团组织之间、师生之间、班级之间等学习交流研讨的重要渠道,是培养锻炼学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等专题活动综合能力的重要舞台。
二、学研会指导思想
学研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学习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长期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断推出理论与教育教学、立志成才等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
三、学研会组织结构
1.系学研会构成
系学研会设:名誉会长、会长、常务副会长各1名,副会长若干名。
名 誉 会长:田永伟(学院党委副书记兼)
会 长:贡振宇(化工系党总支书记兼)
常务副会长:陈 莹(化工系党总支副书记兼)
副 会 长:若干名,毕大鹏(系办主任兼)、郝鹏鹏、李晓燕(教师党支部书记兼)、吕桂才、刘淑雅(学生党支部书记兼)、杨舒鸿(系团总支书记兼)王晶晶(总支委员兼)
系学研会内设若干课题组,暂设党建课题组,组长陈莹;管理课题组,组长毕大鹏;教师课题组,组长郝鹏鹏;学生课题组,组长吕桂才、副组长刘淑雅、杨舒鸿;各课题组成员由组长招募,可包括相关部门成员、党支部委员、师生党员、团组织负责人、申请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有相关专业特长或兴趣爱好的志愿者等。课题组人数根据任务量确定。
系学研会另设专家组和专业导师组,聘请若干名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及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专家组成员,主要负责“学研会”学习研究的理论指导、专家报告等;聘请若干名仁爱学院思政部教师作为专业导师组成员,主要负责“学研会”学习研究内容、方法的指导,将课内外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等。
2、班级“学研分会”构成
班级“学研分会”设会长、副会长(一般由班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委员或班内学生党员等兼任)及各专题组组长,作为分会骨干成员,其他同学全部为一般成员,做到全覆盖。
“学研分会”根据学习研究内容的需求,内设若干专题组(如“习近平论教育”专题组、“四史教育”专题组、“五育研究”专题组、“习近平治国理政”专题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组、“理论学习方法”专题组等等。),由分会根据学习内容、研究方向自行设置。
四、系学研会职责与任务
1.理论学习研究
一是加强系学研会机构成员的自身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成为理论学习研究模范。二是发挥学研会各课题组作用,指导、协助班级学研分会全面落实学习研究任务,要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结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求,不断推出学习研究成果。
2.专题交流研讨
围绕年度学习计划、学习任务,每学年组织一次系级专题交流研讨会,引领广大师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力求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效果。
3.专家主题报告
邀请系学研会聘请的专家组成员和专业导师组成员,从专业角度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武装师生头脑;或邀请劳模、先进工作者、校内优秀师生代表等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帮助师生了解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意义、方法、途径与实效。
设立“化工双周学研会大讲堂”,作为师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原则每两周举办一次专题报告会,形成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系列活动,每学期要制定出学习交流主线。
4.制定学研计划
学研会负责全系理论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研究任务的落实。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按照不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要求,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会、共青团建设要求,制定年度学习研究计划,各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学研计划要对班级学研分会提出明确学研内容建议,提出相对具体的年度目标要求。学研计划及实施方案要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做到学习研究全覆盖。
5.宣传学研成果
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宣传方式及时宣传系、年级、班级学研进展、学研成果、学研先进人物等,努力做到宣传报道周周有内容,营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学习氛围。辅导员要深入班级,指导学研分会开展活动,凝练有价值有影响的宣传材料。
五、系学研会各课题组职责与任务
1.党建课题组
与各师生党支部密切配合,重点围绕如何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如何做到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方面展开学习研究。要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课程思政、服务中心工作等方面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作为重点学习研究课题。每年度制定1-2个党建调研课题,可以与毕业年级学生“思政论文”结合,保证年年有理论研究及应用推广成果。
2.管理课题组
结合化工系党政管理工作,与系办公室、各教研室、实验中心密切配合,重点围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结合化工系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学习研究,提出完善、创新管理制度的建议与方案,不断提高化工系管理工作水平。每学年度要提出1-2个制度建设建议,保证年年有管理理论研究成果。
3.教师课题组
与教师党支部密切配合,组织全体教职工党员、教师开展理论学习研究,学习研究重点是解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课程思政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使每一位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成为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4.学生课题组
与学生党支部、系团组织密切配合,抓好班级学研分会建设,在全覆盖上下功夫,确保人人参与,不留死角,学有成效。要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组织理论学习研究。扎实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六、班级学研分会职责与任务
1.班级学研分会作为本班理论学习研究的主要组织者,要与班委会、团支部密切合作,联合组织有针对性的全覆盖学习,确保学习质量及效果。要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的系统学习,重点围绕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教育方面的重要讲话与论述;落实院系、党团部署的学习任务。
2.组织开展有益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做到真学、真懂、会用。
3.策划、组织、实施学研计划,宣传学研成果,营造政治理论学习好学风、大氛围。
各年级可以根据本年级特点,制定年级学研分会管理细则,组织好本年级各班级学研分会学习研究任务的落实,也可组织年级的特色学习活动,建立必要的学习记录制度,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习惯。在组织学习中,注重发挥各级各类学生干部的组织、引领作用,在落实有效学习全覆盖中得到锻炼提高。
七、学研会运行机制
1.理论学习工作机制
化工系党总支直接领导系学研会的全部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作为每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的首要任务,要层层抓落实。系学研会各课题组根据职责任务,提出每年度的重点学习研究任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重要措施保障、预期学习研究成果。班级“学研分会”结合本班实际,按照系学研会总体要求及各课题组具体任务与要求,制定年度学习研究计划,并组织实施。要做到长期坚持不动摇,确保学习有计划、有检查、有收获。
2.理论学习目标机制
学研会并非社会团体,也并非党总支下设机构,而是不断激发教师在立德树人、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动力,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将理论学习真正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的创新机制。要在不断实践中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全体党员、全体师生理论学习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必需学习的目标。
3.理论学习评价机制
要逐步建立从学习过程到学习成果为依据的理论学习研究评价机制。评价成绩按照“述学--打分”方式,将理论学习成绩计入相关档案材料。“述学”主要讲述学习内容、实践项目、主要收获、代表性成果等内容。教师干部可在年终考核述职中一并进行;学生可根据不同年级、班级学习安排,与班团总结一并进行,保证每年组织一次。理论学习研究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档(各档成绩标准另定)。为提高同学们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各班、专业、年级可在网上查阅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或者电影为同学们放映,放映完毕可开展小组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
评价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举办线上答题、辩论赛、学期末班团干部述职等活动进一步量化,让学习有后音,有凝练,有升华。
4.理论学习激励机制
一是教师干部理论学习的激励机制要充分体现立德树人师德为先原则,凡是年终考核中师德合格及理论学习研究成绩为优秀的,在职称晋升中优先推荐、在工资晋级中作为充要条件、在年终奖励中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学生理论学习的激励机制要充分体现德字为先原则,理论学习成绩合格者有资格参加“团推优”、参加“三好生评选”、各类奖学金评选。
连续三年成绩为优秀的同学,到毕业年级时可申请免交毕业“思政论文”。
5.理论学习监督机制
建立必要的监督检查机制是落实学研会学习研究任务的重要措施。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系党总支负责监督检查学研会各课题组学研任务的落实情况,学生工作组负责监督检查各年级落实情况,可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固定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按月查、季度查,学期查、学年查实施。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化 工 系 化工系党总支
2021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