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正文

科研方向及科研团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6-17

    数智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聚焦设计学门类下“产品创新设计与智能化”、“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与艺术学门类下“动画艺术学及理论”、“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虚拟现实与互动”,两个大类下的5个重点科研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一)设计学类

1. 产品创新设计与智能化

研究团队:郭伟、魏长增、周小博、王若愚、张静、石丽雯、刘金剑、张寞轩、马维佳、张曙、方婷、李磊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研究智能化背景下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复杂产品用户体验设计、人机交互创新模式以及数据驱动设计创新等内容,突破智能化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实现数字化辅助设计与数据驱动设计的应用研究,锚定“设计”赋能,精准对接行企需求,助推设计产业转型升级。 

图1  企业项目:负压隔离头罩工业设计研究

 

图2  企业项目:“自动出茶机”工业设计 

图3  企业项目:医疗服务机器人外观和结构设计 

 

图4 企业项目: 基于无意识理念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

 

 

 

 

图5  企业项目:国家大型科学装置“导视系统”设计

图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图7  基于人因工程的复杂装备MR智能协同交互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 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

研究团队:苏静、潘登、刘晓宇、林婉青、龙筱恒、杨砚砚

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方向,旨在研究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传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在工业遗产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古典园林设计、非遗数字化以及乡村遗产保护等方面进行特色研究。

表1  高质量科研项目

 

图1  优秀科研论文获奖 

 

图2  资政建议

 

图3 科研项目驱动的教学成果 

(二)艺术学类

1.动画艺术学及理论

研究团队:李铁、刘晓宇、王宁、张智勇、林婉青、杨景、陶雨薇、蔺辰峥、杜旭阳

通过对动画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未来的动画硕士点建设提供基础,将非遗文化引入动画领域,通过带领教师参加国内外会议和发表论文,促进本专业在动画理论及传统文化数字传播上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可以同时促进实践项目的开展,为动画硕士点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实际经验和指导。

表1  高质量科研项目

 

表2  高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图1 科研项目驱动的教学成果 

2.数字媒体艺术

研究团队:潘登、彭志军、杨砚砚、杨晓晨、刘晓宇、杜旭洋

数字媒体艺术是专注于探索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领域。重点围绕如何将数字技术融入艺术创作(数字绘画、数字建模)、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增强艺术作品的互动性、扩展设计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广告、教育、娱乐、公共服务等。

 

图1  应用案例

3. 艺术虚拟现实与互动

研究团队:王一夫、杨砚砚、郭睿、马友辰

面向虚拟现实的艺术创作与数字化发展,研究虚拟现实技术与互动设计,拓展沉浸式艺术体验。重点围绕艺术创作与展示、互动体验设计、典型产品系统智能化虚拟现实应用等展开。通过新工具开发、拓展多模态的“虚-实”场景,挖掘技术潜力,建立沉浸环境,增强交互体验,提升艺术表现与体验。推进虚拟现实与互动技术在艺术领域应用,促进“艺术+科技”结合的创意产业发展。

 

 

图1 虚拟现实技术项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