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午,数智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在第五实验楼 507 教室顺利开展“珺承非遗,文化相传—艺染落英”活动。

2024级产品设计专业杜昕樾同学介绍了植物拓染的历史文化、工艺流程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植物拓染的历史变迁与当今的技艺传承。

2023级动画专业张铭洋同学带领同学们体验植物拓染团扇的制作,使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植物拓染的艺术美感,体验传统非遗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知识,更激发了大家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学院将继续通过“珺承非遗,文化相传”系列活动,搭建更多文化交流平台,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持续发力,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小知识】植物拓染:
植物拓染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在那个时候,人们开始使用植物来制作纸张,并将其用于书写和绘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植物用于拓印,这种技术逐渐演变成了植物拓染。在唐朝时期,植物拓染技术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一种高度发达的艺术形式。
植物拓染是利用自然中植物的花、草、茎、叶等材料放于棉布上进行敲击,使植物的汁液渗入织物中,留下植物自然的色彩、形状和脉络纹理。它属于草木染中较冷门、简单类别,这种技术类似于古老的押花工艺,但有别于化学染色,是一种最自然、健康、材料最易得、操作比较简单的一种染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