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天津仁爱学院数智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以一场未来感十足的艺术实验,揭开了传统文化智能转译的新篇章。"AIGC哪吒—津门藕身重塑计划"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展在第五教学楼山丘展厅正式启幕,这场融合科技与人文的先锋实践,通过200余件AI生成作品构建起横跨虚拟与现实的叙事场域。
莲藕为骨代码为魂:剪彩仪式开启数字重生
上午11:30,校领导班子共同为开幕式剪彩。开幕式由数智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潘登主持,学校机关部处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受邀出席,学院教师、学生代表共同参加,本次展览得到天津市青年美术书法协会的大力支持,活动还特别邀请到天津非遗文化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高惠军老师参加。



郭伟院长在致辞中提出:"当城市雕塑随时代更迭消逝,我们以AI为新时代的‘莲藕’,让哪吒精神在算力中重生。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化复刻,而是通过‘提示词炼金术’重构文化基因,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探索艺术教育的范式转型。"据悉,展览核心成果"数字非遗创作方法论"已形成可量化的技术标准,为文化IP的智能转译提供产学研范本。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师生共同参观了展览。

表里世界双生共舞:四大展构筑沉浸体验
AR化身实验室:观众可生成专属数字哪吒形象,体验赛博分身术
动态绘本矩阵:AI将哪吒故事解构为水墨、梵高、乐高等12种艺术风格
参数化雕塑工坊:3D打印的哪吒模型经手工涂装,实现数字肌理与实体触感的对话


三周极限创作:200师生共筑非遗活化实验场
作为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成果,动画专业师生团队在21天内完成从算法训练到实体落地的全流程创作。通过"生成式AI+非遗活化"工作坊,跨年级团队不仅产出《重生之路》主题叙事空间,更衍生出徽章涂装、明信片设计等实体艺术作品,使传统文化IP焕发年轻活力。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30日,期间将举办多场AI艺术创作工作坊。数智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将持续推进"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战略,构建数字艺术教育创新生态,为天津"设计之都"建设注入高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