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弘扬志愿精神,天津仁爱学院法学院于3月21日晚在模拟法庭开展“学雷锋活动月”公益普法讲座活动。本次讲座邀请法学院劳动法、婚姻法方向教师李金磊老师主讲,帮助我校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熟悉劳动用工规定,增强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本次讲座吸引了全校各学院学生的积极参加。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看起来都是劳动者以劳动力换取报酬的法律形式,因此两者的界限十分模糊,极易混淆。讲座伊始,李老师浅谈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形,并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形进行了分类,然后从法律适用、主体资格、确定报酬原则、合同内容任意性以及纠纷处理方式这五个方面,介绍了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为了能够让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劳动法相关法条,李老师深入浅出的为大家讲解了在劳动关系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的几点事项,其中包括劳动合同内容中的法定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包含的关于工时问题以及最低工资、休假、试用期等问题。除此之外,李老师围绕生活中常见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就业中的试用期问题、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等内容,详细讲解了毕业生在初次就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及应对办法,达到寓教于实的效果。李老师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做了最为详细的讲解,目的是为了强调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要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利。
最后,同学们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难困惑,李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和理解了本次讲座的知识性问题,增强了还在学习或者即将步入社会实习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使得大家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就业择业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通过本次关于劳动法和大学生就业相关内容的公益普法讲座,进一步强化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帮助同学们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充分利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给自己未来的就业奠定了较好的法律基础,促进同学们毕业后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防范风险、排除隐患,实现智慧择业、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