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仁爱学院法学院为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和开展我校有关“我和我求学的城市”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法学专业特色,开展“我游我求学的城市”文化体验活动,制定一条专属我院的研学路线,命名为天津仁爱学院法学院普法宣传路线,于2023年4月9日,与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后庄村村委会、天津律师事务所三方联动,在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后庄村,开展了第一次“法治进万家,法治和天下”普法宣讲活动,迈出在天津普法的第一步。

本次活动诚挚邀请到城关镇党委副书记石娟、宣传委员钱程、后庄村包村干部赵永先、后庄村“一肩挑”曲凤利、副书记马进及村两委成员出席本次活动。天津仁爱学院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杨金佩,团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魏雷,办公室主任吴晓菲,辅导员郭宇,辅导员李宇立,以及天津择鑫律师事务所行政副主任朱磊,律师江浩昌,党务干部马晓晨、张莉华参加本次活动。


在学生演讲开始前,天津仁爱学院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杨金佩为本次活动致辞,她详细介绍了本次“三下乡”团队的活动安排,希望本次活动能增强村民法律意识,提高村民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同时希望经过本次活动,我院法学生可以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且可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锻炼自我”的目标。天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需要新鲜血液注入,希望我院开展的普法研学活动,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大学生们能够对于天津有进一步的了解,热爱这座悠久的城市,愿意建设这个求学的地方,愿意扎根在这津沽大地。


本次普法宣讲团结合村民实际问题学生们准备了遗产继承、善意取得制度、家庭婚姻、防诈骗四个方面的宣讲内容在后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村民进行普法。现场讲解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与村民的家庭、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参加的村民们也从中获益匪浅。宣讲结束后,天津择鑫律师事务所律师针对村民提出的法律问题也进行了一一解答,许多村民表示,以前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通过这次活动解决了自己的困惑,让自己面对疑难法律难题时更有底气。
活动接近尾声,城关镇党委副书记石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对学生志愿者们的精彩表现提出了赞扬,并针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第二,要做好常态化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的提质增效。要继续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提升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和法律援助站规范化建设水平等。第三,要强化阵地建设,营造民主法治建设氛围、将民主法治建设融入日常、融入生活。利用村集体设施将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法治元素融入其中。运用潜移默化的力量把民主法治意识根植于村民心中.
本次活动初步达到了普法受益群众多元化、法律服务新颖化的宣传效果,使同学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本次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后庄村的普法之旅至此结束,但天津仁爱法学生的普法之旅才刚刚开始。天津不仅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事件记录的城市,也是我校学生求学四年的第二家乡,希望通过普法研学活动,能激起学生心中对天津的热爱,推动学生们树立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志向,希望学生们能“求学于天津,服务于天津,建设于天津,扎根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