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扎实推进高校法治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宪法素养与法治实践能力,9月11日,天津仁爱学院法学院于模拟法庭成功举办“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大赛技能培训讲座。本次讲座特别邀请2022届法学专业优秀毕业校友、第三届及第四届全国“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大赛天津市高校组一等奖获得者、天津市精神文明实践示范宣讲员马进返校主讲。法学院师生120余人参会,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师生互动交流热烈,法治学习热情高涨。

讲座中,马进结合自身从校赛到国赛的完整备赛历程,以宪法宣传教育的实践需求为导向,从语音与发声训练、播音创作基础、模拟主持与采访、形象设计与形体要求四个核心维度,系统拆解“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大赛备赛的关键要点,将抽象的演讲技巧转化为可操作、可练习的具体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兼具理论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的备赛方案。
“宪法演讲既要精准传递法理内核,更要让听众感受到宪法精神的温度,而规范发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发声技巧,马进边讲解边现场演示,用通俗语言拆解发音要点与常见误区,并结合宪法讲解中不同内容的表达需求,细致传授适配的语言技巧。同时,他针对“宪法理论枯燥难讲”的认知误区进行纠正,以全国优秀参赛作品为范例,生动阐述如何将宪法条款与生活实例深度结合,让宪法讲解既具法理高度,又饱含生活温度,深刻传递“宪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核心理念——例如从校园生活、社会治理等贴近学生的场景切入,让宪法内容更具感染力与吸引力。在表达训练环节,他特别强调“台风与细节”的重要性,建议学生通过每日对着镜子练习肢体语言、录制试讲视频复盘语气节奏等方式,持续打磨演讲表现力。
讲座互动环节,台下学生积极参与。马进邀请多名学生现场尝试“腹式呼吸发声”训练,逐一走到学生身边指导动作细节,对发音不准确的学生逐字纠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现场氛围愈发热烈,学生们不仅主动思考演讲技巧,更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很多学生表示:“原来宪法演讲可以如此生动鲜活,此前对参赛的畏难情绪一扫而空,现在对备赛和传播宪法精神有了清晰方向。”
讲座的最后,马进勉励在场学生:“希望大家珍惜‘学宪法讲宪法’的机会,勇敢站上舞台,把宪法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在传播宪法精神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宪法的理解,成长为懂宪法、守宪法、护宪法,兼具法治信仰与责任担当的法律人。”

次“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大赛技能培训,是法学院 法治素养提升的重要实践环节,更是高校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助力法治人才培养的生动体现。通过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传经送宝,学院搭建起“以老帮新”的实践交流平台,让学生近距离学习大赛实战经验,有效缓解参赛畏难情绪,为后续“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法学院将围绕“以赛促学、以实践强素养”的核心目标,持续推进“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宪法理论与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多样化活动,推动学生将宪法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长为兼具法治信仰、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