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正文

从容磨砺,自强不息——愿以吾辈之青春,守这盛世之中华

2023-03-24

从容磨砺,自强不息

愿以吾辈之青春

守这盛世之中华

手握钢枪,青春绽放光芒

脚踏热土,步履沉淀担当

心向远方,军营成就梦想

风华正茂抒壮志,参军报国踏征程。近日,建筑学院4名毕业班同学成功完成役前训练、胸戴大红花,准备奔赴各自战斗岗位,迎接属于他们不一样的火热青春!张三璞、杜岩森、税怡铭、李莞鹏,4名同学在2023年的春天顺利走入军营,成为毕业生之楷模。他们坚信自己的人生价值应该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和荣誉,更应该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尽一份力,他们的勇敢和决心,为我们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树立了榜样。

青春之花在西藏高原上绽放

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张三璞,天津仁爱学院2019级建筑学院毕业班学生,于2023年3月被南开区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19环境设计2班的班长,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是学生、是人民子弟兵”,三璞同学在入学之初心中就埋下了这样一个梦想,大一入学第一个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学习刻苦,作为班长,尽心尽力服务同学们。这种信念给予三璞克服一切障碍的勇气,始终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无比坚定。于此同时,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曾在校学生会担任部长职务,多次参与校内疫情防控工作。在他不懈的努力下,老师同学们看到了他的毅力和恒心。终于在2022年11月,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三璞同学表示人生最美是军旅,一定要赓续人民军队的红色血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勤奋学习,刻苦训练,绝不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期望,努力为家乡人民争光添彩。

他一直在思考作为党员的自己该如何对社会作出贡献。参军报国的种子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好男儿就应该参军报国,建功军营。与此同时他坚定不移的填写志愿书申请报名高原兵,在荒芜偏僻的高原深处扎根,与严寒缺氧的自然环境艰苦战斗。充分彰显了当代青年党员的冲天劲头,敢于迎难而上,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攻坚破难,不断开创部队建设新局面,将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训练,锤炼自己,为祖国保驾护航。

青春无悔二次入伍展男儿血性

满血复活不输气场,重整旗鼓不褪本色。杜岩森,天津仁爱学院2019级建筑学院毕业班学生,19环境设计2班的副班长,作为一名二次入伍老兵,此前在武警某部服役两年,重返校园的他即将奔赴新的战斗岗位。在校园中常常可以看到岩森同学的身影,无论是院内老师需要搬家、还是系内同学需要帮助亦或者是校园志愿服务队的“按时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同学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兵哥”。岩森同学延续了在部队良好的生活作息,并且将部队的所见所闻带给同学们。

他是学弟学妹们的“主心骨”,岩森同学连续三年成为军训教官,通过讲述自己经历、传承部队精神为大一同学身体力行普及“入学第一课”。岩森同学表示在部队中继续树立仁爱人的“实事求是,果毅力行”,有“做一名好战士”的信心,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冲锋在前;也要在军队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主动遵守纪律,主动做到最好;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在军队中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做事筹划周全,踏实细致,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期望。

临行前,他说道:“时隔4年再次踏上军营,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亲切。现在,我志愿到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力量。”杜岩森同学立志于保家卫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发扬党员的优良传统,在岗位上不断磨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青年党员应有的品质。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李莞鹏,天津仁爱学院2019级建筑学院毕业班学生,19级环境设计二班学生。作为共青团员,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深知加入军队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在军营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技能水平,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千锤百炼,方能淬火成钢。税怡铭,天津仁爱学院2018级建筑学院毕业班学生,于2023年3月被南开区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18建筑学共青团员,他热爱祖国,对于国防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加入军队是他实现梦想的一个重要步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能够在军营中更好地锻炼自己,为祖国的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被守护者到守护者,身份转变所带来的冲击是如此清晰。在挑战中不断突破自己,军旅生活是最坚实的“盔甲”。军人就像一颗颗雪莲花的种子,无论是在山峦的顶峰,还是在山脚下,都应该努力地发芽成长,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价值。

青年党员是祖国的未来,初入军营的他们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紧紧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牢记职责使命,奋进强军征程,聚焦备战打仗,勇于开拓创新,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把新时代强军事业不断向前进。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好青年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的建设需要青春的光和热,这四位学生的选择和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责任感。他们的选择和行动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和挑战,更是对每一位同胞的信仰和担当的庄严宣誓。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为最可爱的人点赞,让这份爱国热情和担当精神,传递下去,不断激励和推动着我们前进。

地址:天津市团泊新城博学苑  邮编:301636  电话:022-68579990   版权所有 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