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正文

【关爱行动】“阳光成长,情暖童心”,关爱困境儿童行动

2023-04-15

2023年3月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深入实施“阳光成长,情暖童心”关爱困境儿童工程,常态化开展“五助一帮”“情暖童心”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深入第六小学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群体的关爱与服务工作,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开展结对关爱,帮扶到人、关爱到心,使其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共同营造了幼有所爱、弱有所扶的良好社会环境。

天津市静海区第六小学的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儿童、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的儿童数量较多。在这个群体中,有些家庭的儿童陷入极度困境,需要我们号召广大青年开展帮扶行动。实践团重点挖掘孩子知识、心灵、物质等需求,以“一对一”结对帮扶、填补亲情空缺、学习成长干预等方式,建立“一项联动机制,设立一处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一项主题实践活动,扶助一批留守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模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级联动关爱模式。

一、打造3个爱心任务,聚焦感恩教育

实践团第一时间去看望慰问了有特殊困难的家庭,深入了解被帮扶儿童的家庭情况,摸清实际需求,以更好开展帮扶行动。同时,依托第六小学实践育人基地围绕“感恩教育”指导孩子为隔代陪护的亲人如爷爷奶奶读一篇文章;指导孩子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唱一首歌;指导孩子画一幅关于自己的梦想的画。和远方父母“亲情视频互动”,引导孩子们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阳光快乐健康成长。在活动中引导孩子们从小知道感恩,给孩子们带来陪伴的同时增长知识、扣好“第一粒扣子”。

二、 讲好雷锋故事,绽放时代光芒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建筑学院的“星星之火青年宣讲团”走进静海区第六小学,为小学生们讲述雷锋故事,宣讲团以“传承雷锋精神,绽放时代光芒”为主题,结合视频、趣味问答等小学生喜欢的方式,讲述雷锋故事,阐明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宣传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旨在号召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宣讲最后,小学生和大学生一起唱起了“学习雷锋”大合唱,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发热发光。

三、 着力心理健康,守护花蕾成长

一个个“小温暖”接续传递,就形成了爱的“大循环”。志愿者们聚焦留守儿童心理,开展“心连心”谈心呵护、“亲情连线”让爱畅通无阻、“心灵驿站”等活动,通过聊天帮助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坚定他们走出困境的决心。通过进行心理疏导,让这些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像花儿一样尽情绽放。

四、 捐赠爱心背包,温暖珍贵童心

“因为拥有一颗友爱之心,我们才能聚在一起,为孩子们送去温暖,送去服务。”志愿者们带来精准准备的小礼物——“爱心背包”,里面有球类、跳绳,绘本、画笔、画本和口罩、护手霜、手套等。这些孩子们用得上的日用品和学习用品,是对这些陷入生活困境的儿童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帮扶,助力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 走进“海棠小课堂”,共绘美好童年

结合春日暖阳,百花绽放的美好,志愿者们带着一朵朵“海棠花”来到第六小学校园,与这里的孩子们开展"海棠季"美育活动。活动以我校"海棠"校园文化为主题,与小学生共同制作海棠主题书签,志愿者们利用专业优势,结合海棠主题,亲手教小学生绘制属于自己的专属书签。希望孩子们通过绘制海棠花,在心里种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而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和海棠花一样美好可爱。

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老师们也对志愿者的辛苦付出表示了感谢。志愿者鼓励孩子们要认真学习,在成长道路上收获更多。同时,志愿者也呼吁广大青年朋友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将温暖与爱延续传递。

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发扬光大!在这个三月里,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的青年学子秉持“滴水之恩万心暖,寸草之心三春晖”的初心,通过多姿多彩的学雷锋活动,向雷锋同志致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勇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新青年的优势,以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校园内外绽放光芒!

地址:天津市团泊新城博学苑  邮编:301636  电话:022-68579990   版权所有 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