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雷锋精神,助老金晖行动

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全国第24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落实习近平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做出的重要指示,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深化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助老金晖行动”专项志愿服务。
建筑学院20名青年学生于3月4日到“天津市静海区团泊镇富力颐安天津长者照护之家”开展助老行动,结对帮扶16名集中供养、失独老人。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开展了“拍一次形象照、清扫一次房间、整理一次个人卫生、拉一次家长、表演一次节目”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助老金晖行动,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和传承雷锋精神,为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
一、为老人们拍一次形象照
“准”字立项,锁定“新刚需”。立足敬老院距离市区远,老人出去不方便的实际,抓住老人拍照难,拍个人形象照更难的困境,精准锁定老人们的刚需。老人们听说志愿者来拍照,都早早就起床梳理打扮。志愿者们帮老人们整理头发,帮他们摆好姿势,两位专门拍照的志愿者分工明确,一人负责逗老人开心抓拍精彩瞬间,一人负责为老人们拍摄个人形象照,夫妻美满照、个人幸福照,为更多老人定格最美瞬间。




二、帮老人清扫一次房间
“优”字服务,情谊暖人心。到了敬老院以后,志愿者们主动拿起扫把、抹布,帮助老人们打扫起了庭院的卫生,整理床铺,给敬老院增添了一份整洁与温馨。这次行动,学生们专门为敬老院16位老人,11个房间逐一清理了房间卫生死角,卫生间水盆下面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同时,部分学生给有需要的老人擦了门窗、阳台玻璃,老人们看着孩子们实实在在的行为,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学生们表示能够为爷爷奶奶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用实实在在行动帮助到老人们,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敬老、爱老、助老的行动力,与此同时,这也是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次生动的实践思政课。




三、帮老人整理一次个人卫生
“暖”字当头,让老人感受青年的真诚。“奶奶,您指甲长了,我来给您剪指甲吧!”学生们在敬老院里给老人们剪指甲、捶背、帮助他们整理个人卫生,为活动不方便的老人按摩,为志愿服务奉献绵薄之力。朴实、暖心的举动,温暖了老人们的心。孩子们表示,以后会经常来陪伴爷爷奶奶们,老人们脸上难以抑制的散发着对晚辈的喜爱,孩子们也情不自禁流露着对老人们的心意,整个敬老院充满温情与感动。


四、与老人拉一次家常
“情”字为根,“精神帮扶”感受爱。学生们为老人准备了一些日常用品,在切实的物质帮扶以外,青年志愿者们更注重“精神帮扶”,为老人们送去心里呵护。通过真诚陪伴,聊家常、陪老人下棋等方式,给老人送去温暖。志愿者们与老人们坐在一起,询问老人需求,聆听老人心声,一边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老人们也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们曾经的书画作品,讲述了他们难忘的人生经历和故事。聊天之中,感受到老一辈人的家国情怀,学生们内心深深受到触动,听到动情之处,欢笑中流出了感动的眼泪。




五、为老人表演一次节目
“融”字提升,老少欢愉笑开怀。志愿者们为老人们精心准备了系列节目,自弹唱歌曲《成都》《儿时》《爱江山更爱美人》,团总支书记郭楠楠老师还情到深处即兴为老人们献歌一曲《外婆的澎湖湾》,引起老人们的共鸣,大家一起边打拍子边合唱,气氛推向高潮。老人们也热情地和同学们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一位93岁高龄的财经大学退休老教授为学生们深情演唱一首《渔家曲》,整个敬老院充满欢笑声。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雷锋日记中的片段,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作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的同学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互助、爱老、助老”的时代精神,以奉献彰显担当,以担当诠释使命。


下一步,建筑学院将打造以“青年+社工+志愿者”三为一体的服务模式,把“金晖助老行动”作为一项长期实践育人活动,切实服务于老人,以朴实行动引领广大青年在知行践悟中领悟“小我融入大我”的奉献精神,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我们将继续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传承雷锋精神,助老爱老行动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让学雷锋在青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