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2015“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中传来喜讯,我校建筑系严建伟、张敏、张宗森等老师指导的以许波、卜有斐、李正东、赵权、银玙栋、于晓东为代表的学生设计作品在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789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1项、入围奖2项,我校获得了优秀组织管理奖,张宗森、边小庆、常成、严建伟、张敏、卢紫荫、赵中华、陈书砚老师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在获奖院校中我校是唯一一所三本院校。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的前身为“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现升级改组后由清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住建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指委所属: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协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建筑学院共同担任颁奖和年会承办工作,《装饰》、《世界建筑》任学术支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住区》杂志为出版合作单位。人居环境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学科分化的现实基础上,力图以走向整合的环境意识来克服由于分化带来的专业隔阂,以构建更为健康的人居环境审美体系。
在参加本次大赛的100余所院校中,包括中国建筑学科最好的老八校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最具知名度的美术院校与艺术设计院校四川美院、广州美院、西安美院、湖北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设计专业顶尖院校和众多985、211院校。本次竞赛设有专业奖项、指导与管理奖项两类,其中专业奖项分为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四个类别。经过初评,筛选出180份作品进入复评;复评组织各专业专家通讯评审,经得分统计,筛选出108份作品作为入围作品;最后,在2015年12月11日,由全体组委会成员不分专业,共同投票,评选出各个专业类别的金、银、铜奖作品。为了保证奖项的严肃性,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适当减少了获奖作品的数量,优中选优。每类别评出金奖1-3名、银奖2-7名、铜奖3-12名、入围奖5-15名。
本次大赛我校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国院校中起到了一定影响。其中“室内设计奖”获得1项金奖,该作品从建筑群落的空间操纵角度对室内进行模块化研究和生成,从光与空间的角度进行场景的转换和再生,体现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照明设计的跨界融合,从而获得规划、建筑、室内、景观专业评委的认可。也验证了我系室内设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我系设计内设计教学发展作为科学依据。“建筑设计奖”获得2项入围奖,此项中的13项金、银、铜奖获得者有10组来自建筑老八校,9组入围奖中也不乏老八校、美院、艺术学院等顶级设计院校的身影。我校获奖的两份作品均是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光与建筑(照明设计专业课与建筑设计C综合设计课对接与融合)特色教学的前期培育,结合建筑设计D的综合设计课程与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室内设计、照明设计背景的教师团队联合辅导,以光与建筑为设计理念进行的建筑创作。在此等规格竞赛中能入围获奖,体现了我系在传统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专业融合与创新,为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学生奠定了发展基础和依据。
我系获奖情况如下:
专业奖项
本科组室内设计奖:
金奖:许波、卜有斐、李正东、赵权、银玙栋、于晓东的作品《光与折纸—光环境下的可持续性研究》。指导教师:张宗森、边小庆、常成。
本科组建筑设计奖:
入围奖:朱相荣、郭兆凯、张尚灏的作品《光明葬礼》。指导教师:张敏、边小庆、卢紫荫、赵中华
入围奖:常雅倩、翟凌翔、倪文博的作品《“光之重生”——光在祠堂群落中所发挥的效应》。指导教师:严建伟、边小庆、陈书砚、卢紫荫。
指导与管理奖
严建伟、张敏、张宗森、边小庆、常成、卢紫荫、赵中华、陈书砚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获优秀组织管理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