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党建交流拓思路,互学互鉴共提升 | 建筑学院与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交流互鉴、共促发展

2025-06-17

2025 年 6 月 17 日上午,建筑学院与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成功举办了以“运河相依 和美共建”为主题的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交流会。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朝华、副院长陈书砚等一行五人出席活动,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杨振舰、科研副院长曾穗平、工程实践中心主任李发明、对外交流中心主任李源参加会议。会议由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教工党支部书记霍艳虹主持。



杨振舰书记对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的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两院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双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期待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学科发展。杨书记还强调了党建引领在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示学院以党建为纽带,推动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全面进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许朝华书记在致词中对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的基本情况。两院在建筑学科领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使命,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建筑人才。许书记提到,建筑学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促教学、以党建促科研,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建筑专业人才。

曾穗平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科研团队建设情况。她从科研团队的组织架构、人员构成、研究方向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展示了学院在科研领域的雄厚实力和良好发展态势。霍艳虹老师介绍了大运河文化与景观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该中心致力于挖掘大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和景观资源,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为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她详细汇报了中心的成立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已开展的项目。魏冬雪老师则介绍了以运河乡村为主题的系列教学工作。她展示了学院在运河乡村教学方面的特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实践成果。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深入学习了专业知识,还增强了对运河乡村文化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陈书砚副院长介绍了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的科研情况。他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团队的建设、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展示了学院在科研工作中的特色和优势。赵艳老师作为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介绍了学院教工党支部的实践育人工作。她从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实践育人开展的项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实践育人活动,学院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交流研讨环节,双方参会人员围绕合作共建事宜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大家就科研合作项目、教学资源共享、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双方一致认为,两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合作共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建筑学科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此次交流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为建筑学院与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的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探索合作共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未来,两院将在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建筑学科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建筑人才贡献力量。双方将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践行“运河相依 和美共建”的理念,共同开创建筑教育的美好未来。


地址:天津市团泊新城博学苑  邮编:301636  电话:022-68579990   版权所有 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