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介绍

部门介绍

当前位置: 教学部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介绍 > 正文

物理教学部人才培养特色、育人特色简况

发布日期:2024-04-15    作者:     来源:     点击:

天津仁爱学院大学物理课程始建于2006年,是建校首年开设的理工类全校公共必修课,旨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物理学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学物理人才培养特色和育人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特色

针对大学物理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以及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团队建设了课程思政、虚实实验结合、科研育人协同、创新创业培养、大学物理竞赛5大多元协同育人平台,在师资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养模式探索四个维度同频共振,培养过硬的思想政治、扎实的理论知识、敢想敢做的创新意识、科学有素的实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图1 大学物理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较完善的课程体系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已面向不同专业的特点细化出了大学物理1、大学物理2、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B、工程物理等5门细化课程,涵盖力学、电磁学、振动波动学、光学、热学以及近代理论,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物理教学部建设了课程思政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线学习视频库、大学物理习题库等教学资源,为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2.强化实验实践教学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学团队不断探索虚实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团队先后开展了《大学物理探索性实验研究》、《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究》、《构建大学物理虚拟实验室的探究》、《大学物理实验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等教学改革研究。基于物理实验中心和科大奥锐仿真实验系统,开展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虚拟实验与物理实验结合,电脑模拟物理实验过程和现象,促进学生探索实验规律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创新意识以及信息化处理数据的能力。

图2 大学物理多种教学模式应用探索

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一直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比赛和项目,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团队教师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物理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市级以上重要赛事。近年来,累计约600人参加天津市大学物理竞赛,荣获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获奖学生60余人。2017年以来,团队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荣获天津市三等奖1项和天津市银奖1项。累计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其中2项被评为国家级项目、1项被评为市级项目。师生共同申报并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图3 部分获奖证书以及专利证书

二、育人特色

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以为国育才、为党育人为目标,不仅注重使学生学到丰富、有用的物理学知识,掌握物理学思维、物理学方法,获得物理学智慧,了解物理学技术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同时注重物理学文化的熏陶,注重用物理学故事激发人生情怀,用物理学思想引领世界观,用物理学拓展塑造价值追求,用物理学素养构建科学精神,用物理学应用提升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更注重学生品德、审美、创新及责任感等的养成教育,育德于理学、育品于工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增强“三个自信”

文化自信:通过将物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如诗词的引

入,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科学自信:通过讲授中国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如薛其坤院士的“反常量子霍尔效应”研究,激励学生树立科学自信。

制度自信:通过展示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进展,如北斗导航系统的介绍,培养学生对国家制度的自信。

2.培养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

科学素养:大学物理教学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和理论探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创新精神: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究未知,培养创新思维,通过科研训练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深入挖掘大物课程的思政内涵,有针对性的调整了课程教学大纲,利用物理学科丰富的自然科学内容,将思政元素融于课堂教学,构建了新型的自然学科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模式,形成了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有利于培养三观一致的接班人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建设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和课程思政示范课,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自信、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等精神。如图4所示。

图4 课程思政案例库和学生课程思政小论文

4.促进全面发展

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大学物理教学提倡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融合,如将诗词文化融入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跨学科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研究和竞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5.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如采用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与应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和科研项目,提高应用能力。

6.激发学习兴趣与潜能

兴趣引导:通过有趣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潜能开发:通过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7.强化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

科学家事迹:介绍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和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科技与社会发展:讨论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综上所述,大学物理的育人特色在于其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创新与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这种育人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条:物理教学部简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