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青春使命】

2020-04-09

建筑系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春游与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英烈褒扬纪念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系通过企业微信线上平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青春使命”活动。

收到院党委通知后,建筑系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要求各学生党支部及各年级按要求认真组织严格落实。各学生党支部及各年级积极组织线上班会集中学习,共同缅怀。

缅怀革命先烈 追忆抗疫英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无数英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包括19名救火英雄的事迹不胜枚举;被评定为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首批烈士: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肖俊、吴涌、柳帆、夏思思、黄文军、梅仲明、彭银华、廖建军,他们将“平凡”与“伟大”画上了等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他们是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崇高精神永垂不朽。

各年级积极开展线上班会,共同学习革命先烈、抗疫英雄的事迹,以先进事迹勉励自己并向他们学习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参与网上祭扫

心有英烈,无论时空。网络祭奠是一种节约、低碳、文明的情感表达方式,我系积极倡导同学们网上祭扫,在线上瞻仰烈士陵园和祭扫,在网站祭扫专栏内抒写感言寄语,向英烈寄托哀思、致敬缅怀。

线下积极提交心得

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参与网上祭扫,同学们对于清明节的涵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有感而发。我们悼念刘胡兰等革命烈士,更要追忆此次疫情保护我们的逆行英雄们,他们的生命永远献给了热烈的事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祖国,我们永远铭记,永远缅怀。

心得节选

16级建筑学 王旭豪:

看完这次网络的纪念活动和直播让我更为直观的看到了这次疫情的惨烈,这么多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为了国家的安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真正的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在这些网络推文的活动里我还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也意识到谁又不是血肉之躯,为人父母儿女的平凡人呢。他们做出的牺牲是我们都不能忘记的,英雄们你们走好,我们会记住你们的事迹。也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化哀思为坚持,继承遗志,踏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行,告慰他在天之灵。

17级建筑学 李雅琦: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又一次到了清明节,我们除了缅怀故去的亲人、更要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挥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在这个富强的、民主的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斗争的社会中,我们的先烈却从不曾体会过这等的生活。伟大的革命先驱们,为祖国的未来牺牲了自己的年轻美好的生活。我们新一代少年应再次继承他们努力来开辟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我会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建设祖国!

18级建筑学 李少聪:

英雄需要铭记。让我们记住这些为我们每一个人而不幸牺牲的灵魂。以及那些逆行者的伟大背影。让我们记住他们,把他们的名字铭刻在祖国的纪念碑上。他们以生命护佑生命,更有人失去了生命,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为我们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生命防线”。澳洲大火后的枯树,已经冒出了新芽。疫情洗礼后的武汉,也一定会如期迎来春天。

19级建筑学 曾亚辉:

清明节,这是个神圣的节日,在这一天中,无论是谁,都没有好的心情;无论是谁,都会热泪盈眶,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天是个非常沉痛的日子,怀念亲人的日子,是为了表达对死去英雄,敬仰和悼念的日子。今天,在这个神圣的日子里,我来祭祖,面对我的亲人,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要如何说出,沉思后,我四处观望,只见周围杂草丛生,可见这里很少有人来,在这里,每天陪伴他们的除了一堆堆杂草,一颗颗大树,剩下的就是这寂寞的恐惧、冰冷的凄凉。仿佛只有周围的花草树木才是他们的亲人,才能够日日夜夜陪伴着他们,共度那美好的时光。

建筑系学生第一党支部

又是一年清明时,建筑系党总支学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网络会议,集中学习了《清明祭英烈,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八个红色故事》,龚全珍跟随丈夫——开国将军甘祖昌回到农村艰苦奋斗、以“沂蒙母亲”为代表的沂蒙人民,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英雄母亲邓玉芬将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毛岸英在苏联卫国战争任指导员驾坦克直捣柏林、中国女记者胡济邦以柔弱之躯全程经历卫国战争、朱敏曾沦为德国法西斯囚徒 在集中营度过艰难岁月、夏明翰挥笔写下“砍头不要紧”的就义诗、长征期间三名女红军剪下半床棉被送给老人,党员们深深地为之感动。

支部党员讲述英雄先烈舍生忘死的故事和在防疫抗疫期间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通过写给他们一封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

会议参与

建筑系学生第一党支部重视本次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线上学习并交流分享。

作品赏析

17级环境设计李玉城:

清明节到了,这是中国人民缅怀先人的节日,缅怀先人不是让我们一味的悲伤,而是让我们铭记英雄,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敢于舍生取义,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一位90后的医生宋英杰在长时间值班后回宿舍休息时猝死,28岁的宋英杰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多日连续超负荷工作,他累了,真的太累了,他用生命告诉人们,90后也能挑起重担,他是我们的英雄,他是90后的标杆与榜样。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宋英杰同志的精神让我振奋,同样作为90后的我需要向他学习,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身边的人服务,勇于挑起民族复兴的重担。

17级环境设计马利然:

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因为患有眼疾,无法劳作,全家靠母亲卖山货维持生计。李兰娟从小品学兼优,靠助学金坚持读完高中。回村后她当起了赤脚医生,村里四百多户人家都认识她。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李兰娟院士又一次站在了抗疫最前线,为全国人民保驾护航。随已年过七旬,却仍然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感染人员寻找治疗方案。非常感谢有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为有德有才的人摇旗呐喊!相信,在我们中国的未来,一定会诞生更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儿女,甚至是为全球百姓而奋斗!

17级环境设计李撒拉:

在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陈英全一位共产党员,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舍小我顾大我,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弘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上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在疫情期间,几乎全天候的工作,为了能休息好,保证以饱满的状态投入战斗,他晚上要吃药物才能熟睡3个小时,第二天早上7点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与急诊科全体员工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特殊战役。只要疫情还在,陈英全同志仍将与其他医务人员一起作斗争,坚实的挡在病毒与群众之间,默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0年这次特别的清明节,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系学生第一党支部的同学纷纷表达了他们对在这次疫情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们的敬意以及他们对这次疫情做出伟大贡献的有情人的敬畏。作为青年大学生应该秉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加繁荣仓盛,屹立不倒。

建筑系学生第二党支部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清明恰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英烈褒扬纪念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决定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青春使命”2020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活动。建筑系学生第二党支部积极响应,开展了系列活动。

积极留言传递温暖

面对无数英雄离我们而去的现实,除了感到悲痛之外,我支部党员们更愿意化悲痛为力量,向逝去的榜样学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一经发起,我支部成员纷纷响应学工部的号召,积极到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学工部的官方公众号“天大仁爱学工部”留言,表达自己的哀思,寄托自己的希望,也借助学工部的平台向社会传达了我校建筑系党员坚决战胜疫情的决心。

网上悼念,缅怀英烈

除了积极留言,也有不少党员同志参加了一些网页和公众号的网上悼念活动,以这样特殊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缅怀。

交流总结,展望未来

4月8日下午3时,建筑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张姝老师召开支部网络会议,组织大家交流感想,总结之前的活动并对大家提出新的要求。张姝老师首先肯定大家清明期间自发地参与到一些网上悼念活动的做法,随后让大家依次发言,谈谈对这个特殊的清明节的感受。

建筑系学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王晓晨老师率先谈到了自己的感受: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只要国人团结一心,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那些用生命去保护我们的英雄,也值得我们铭记一生,我们在悲痛的同时,也一定要利用好他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进步,勇往直前,以他们为榜样,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

随后,支部的其他党员也都谈了自己的感想。

张笑琦:

今年的清明节不同于往年的清明节,大家都沉浸在新冠肺炎所带来的悲伤中。全国上下在为新冠肺炎抗疫中牺牲的烈士默哀。回想新中国成立,多少革命先烈的牺牲才换来的新中国的成立。今日的国内疫情增长人数控制在两位数同样也是与疫情抗战的人换来的。冲到疫情前线的人,没有人退缩,始终坚持在一线。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我去冲到第一线,那么我也会义无反顾的冲上去。

刘禹希:

我们身边从不缺乏自觉走在时代前列的英雄模范,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当时发扬红色精神,用自己的红色基因生长全新的红色血液,这些人无愧为时代的榜样。在抗疫期间,一群又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在重压下义无反顾,把热血和生命的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在抗疫斗争中牺牲的英雄,武昌医院院长刘院长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抢救无效,他曾留下话“如果万一,不要插管”,因为他知道在气管插管打开的瞬间,具有传染性,他害怕同时因此染病,才做此叮嘱 。为抗疫而牺牲的人还有很多很多,面对疫情,他们选择了逆向而行选择了坚守和担当,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抗疫的坚实防线,保护了身处后方的我们,我们应该向这些英雄致敬,这种精神这得我们学习。

郑祖迪:

这个清明节很让我难忘记,那天默哀三分钟也让我很感动。看着很多视频,自己的心情很难受,是他们的无私,让我们平平安安,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逐渐赢来开学,这都是好消息!英雄的精神我们要传承,我们要铭记这些英雄。下面我用自己写的一些东西来铭记这些英雄:《清明祭抗疫英雄》“春风送来漫樱花,英雄天使奉年华。清明不见几时归?舍身抗疫护万家。”很感谢这些英雄们,我也庆幸是一个中国人,也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丁思敏: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可能是人民解放军、是白衣天使、是人民警察等等。如今多了所有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致敬他们是一群战斗在基层的“逆行者”。还记得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在晨钟报中发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作为青年党员,向革命先烈致敬,不忘初心,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希望自己今后能对国家的各种政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以更正确的方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最后张姝老师总结到:大家在清明节期间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着先烈,不管用什么方式,我们都要牢记这些英雄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做好身边人的榜样。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充满信心,也希望我们能够早日彻底战胜疫情。

地址:天津市团泊新城博学苑  邮编:301636  电话:022-68579990   版权所有 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