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纷纷,白花祭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人民吊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人们都要用不同形式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先烈们。
为积极响应我校党委学工部、校团委清明节网上祭扫活动的通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英烈褒扬纪念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弘扬革命先烈优秀品质,我系学生会筑梦团支部将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以下活动。
观看网上祭英烈新闻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建筑系学生会全体成员登录kejiao.cntv.cn“网上祭英烈”栏目观看新闻视频,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同学们认真观看的视频,静静的聆听。加强大家爱国主义教育,时刻牢记先辈们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学习他们身上的崇高品德,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艺术作品展示
大家通过这些作品表达表达追思缅怀之情,表达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恩,怀念,向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还有这次疫情而英勇献身的民族英烈致敬,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他们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学习的目标


活动总结
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们最宽广的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你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神圣职责。虽然他们倒下了,但有无数的后来者站了起来,这种精神会为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传承。他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
践行团支部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是中华民族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2020年的清明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英烈褒扬纪念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了缅怀革命先烈,铭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加强同学们的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培养争做高素质的大学生的意识。新媒体宣传中心践行团支部决定在此次清明节期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主题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祭奠红军、致敬抗疫英雄、缅怀消防战士三个部分进行语录讲述从而缅怀为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
祭奠红军
郭鑫雨:

刘胡兰同志,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任弼时同志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刘胡兰同志的事迹深深影响了我。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当缅怀先烈,学习他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使命!铭记他们不灭的信念!
梁爽:

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曾经,这里刻下了红军屹立不倒的精神!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
昨天永远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去开拓美好幸福的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弘扬革命精神,争取今后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谱写祖国的繁荣发展的篇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立业:

罗南辉(1908-1936),又名罗曼、罗敏,四川成都西郊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曾在水烟铺当刨烟工。
先后任川军江防军第28军第7混成旅起义军营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一路警备大队长、中共川东特委军委书记、中共四川省委的锄奸小组组长、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副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副军长等职。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静宁会师。此时,国民党军胡宗南、毛炳文部在第三路军总司令朱绍良的指挥下,沿西(安)兰(州)公路追击红军。为确保会师部队的安全,红五军抢占西兰公路华家岭一带险要地形阻击敌人。
华家岭是西兰公路咽喉之地,这里沟谷纵横,海拔接近2500米。
10月21日的战斗比较顺利,红军轻松地消灭了敌人的先头部队。22日,战斗异常惨烈。
战斗到22日黄昏,罗南辉指挥部队向会宁县大墩梁(为华家岭支脉)撤退时,不幸被敌炮弹击伤了胸部右侧和头部。23日,7架敌机追击轰炸,下午3时,指挥所被炸弹击中,年仅28岁的罗南辉不幸牺牲。
罗南辉牺牲后,被安葬在会宁县大墩梁,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那里修建了纪念碑,以缅怀这位传奇名将。
致敬抗疫英烈
郭佳欢: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阖家团聚时刻,瞒着亲人冲上一线的医务人员;迅速集合,第一时间赶赴前线的医疗队员;直面病毒,坚守在战“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这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的勇士,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我们深深懂得什么叫做无畏、坚韧、奉献。
众志成城,山岳可撼。这些天来,“防控疫情,我们在行动”成为全市上下各行各业的广泛共识和集体行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凝聚起一往无前决战疫情的强大力量。我们感动,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各行各业工作者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谱写着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我们致敬,在他们的身上,生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爱扶伤策,最美“逆行人”。放声黄鹤,封城封路不封心。请战白衣俊杰,宣誓青春热血,携手斩瘟神。纵有万般险,天使竟投身。
多难兴邦,忧患砺党,危急识人。“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让我们向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英雄们致以崇高敬意,向他们道一声:您辛苦了!让我们以英雄为榜样立足岗位、奋力担当,心手相连、同舟共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陈明:

他带着无限憧憬,正编织着如诗般的梦想;他怀着无限忠诚,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一切都那么美好,那么令人期待!然而,为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月3日凌晨,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师宋英杰,在许广高速东湖出入口完成疫情防控值班交接,回到宿舍后猝然辞世,因公殉职。
2月6日,衡阳市总工会追授宋英杰“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月14日,共青团衡阳市委、衡阳市青联追授宋英杰“衡阳青年五四奖章”。宋英杰走了,他的一颦一笑定格在28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宋英杰用生命描绘的火红青春,永远成为追忆。他如苍翠林间的山花,在怒放中凋谢,唯有一缕清香长驻人间。一位90后在战“疫”中逝去,让人痛惜,令人感怀。逝去的是一个年轻的生命,留下的是永恒的温暖和希望。
崔卿婉:

武汉市中心医院门前,成束的鲜花拥着李文亮医生的照片和画像。哨声划破黑夜,今天的最后一批市民在夜间来到医院门口,悼念他的离开。
李文亮,1985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2004年参加高考,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后,先在厦门工作了三年,2014年回到武汉,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至今。
2月7日凌晨12:38,武汉市中心医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我院眼科医生李文亮不幸感染,目前病危,正在全力抢救中。”
凌晨的03:48,该官方微博再发博:“我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对此我们深感痛惜和哀悼。”官方宣布李文亮医生的离世。
2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接受路透社专访,谈起李文亮医生时,在镜头面前哭了。他说道:“我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的英雄,我也会,我为他骄傲。他早在十二月底,就把真相告诉了人们。”
李文亮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我们仍需坚强。因为,他曾经给过我们信心和力量。他的精神和态度,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目前,疫情阻击战已进入结束时期, 成千上万名的医护人员及志愿者舍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奋战在防疫前线,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生命的卫士。
我们必须跟他们站在一起,相信只有正能量,必能带动更多的正能量,只有真英雄,必能感召更多的真英雄,中国加油!
杨子怡:

就在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逐渐重启往日生机的时候。有一位江城汉警的回家,却成了永别。
3月24日上午8:30,在武汉桥口分局利济派出所的会议室里。当所长祝志超点到吴涌名字的时候。他的战友们再也无法听到那熟悉的声音。
吴涌曾经是利济派出所社区的一位普通民警。他所管辖的共和社区是位于汉口的老旧小区。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吴涌始终带头冲在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吴涌总是奔波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从爬几十趟楼梯给居民送去果蔬药品到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发热的居民进行隔离。疫情当中工作量之大早已超乎了想象。还记得每一次陪伴居民就医时,吴涌不是充当拐杖搀扶,就是把坐着轮椅的老人从60多级的台阶背到医院,然而没有人知道就是这个刚毅的汉子,每天却要绑着厚厚的护腰带来麻痹腰伤带来的疼痛。当很多同事和居民见到满头大汗的吴涌时,都会上前劝上一句,快歇歇吧。可他却说不能歇,有危险,就得我先上。在社区百姓心里吴涌是当之无愧的好民警,然而在家里人看来,他还是最忙的警察儿子。疫情期间服用可以照顾别人的父亲,但自己却抽不开身去看一眼正在并重的老母亲,整整60天吴涌持续地坚守换来了辖区内零病亡的生命安全。
3月20日在无用连续坚守在工作岗位几天后,他抽空回到家。然而当他再次踏出家门时,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走了。”没等妻子回答武勇就匆匆关上了家门,可他没有想到自己这次再平常不过的回家,竟是与家人最后的相见。
3月22日中午,当吴涌刚刚从封控卡点回到派出所时,谁也没有想到一向身体硬朗的吴涌,却突然倒在了值班室里,再也没有醒来他的人生在那一刻被按下了暂停键。而此时在和办公桌上还放着一串香蕉,但是他还想着轮休后给老母亲送去的水果,办公室的角落里,对方的消杀七和药水那是他在好几天前为即将复工复产的塑料市场而专门准备的。武勇一位年仅51岁的生命诠释了疫情在前汉警当前的铮铮誓言,而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吴涌一样的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才换来了,今天更多人的顺利复岗平安回家。
缅怀消防战士
朱志豪:

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当地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火场扑救。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人员和4名地方干部群众壮烈牺牲。
他们中的大多数,本是花一般的年纪,风华正茂,青春正好。然而,一场大火,幼子失去了慈父,恋人天各一方,亲人痛断肠,何处话凄凉?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他们的每一次逆行,都是对生命最庄严的道别。
那一夜,没有星辰璀璨,没有灯火辉煌,只有微凉的晚风和满城的哭泣静静等候英雄的归来。菊花和挽联摆了满街,道路两旁站满了自发送行的群众。人群之中,有人泪如泉涌,有人低声抽泣,有人默默哀悼,也有人对着天宇高喊:英雄,一路走好!此情此景,谁能忍住感动的泪水?
生为勇士,逝亦国殇,山川含泪,天地同悲。在这世间,我们也许无法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但不可否认,爱与温暖总比凉薄与冷漠要广泛的多。4月5日,多地消防部门都收到了一些“奇怪”的包裹,有水果、牛奶、矿泉水、小点心等,都是当地市民自发送来的礼物。礼物中还夹着几封感谢信。
上面写道:“愿你们一身本事,永无用武之地。”“不希望你们满身荣誉,只希望你们平安归来。”对于一个向上的国家和民族而言,英雄永远是民族精神图谱上的坐标,是历史长河里的不灭灯塔,是走向未来的信念基石。英雄已逝,浩气长存!透过“保存了63年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人们能看到“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爱国情怀;走近“一直收藏的军功证书”,人们能感知“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凛然正气;在追思他们的生平故事中,人们能体味“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坚定信仰。对英烈的每一次深情回望,都是我们思想的提纯和精神的洗礼,都是初心的感悟和信念的传承。
追思过去,是为了更好前行;对于英烈最好的缅怀,就是接续奋斗。民族复兴的关键航程,呼唤英雄荟萃,需要激荡雄风浩气。
通过此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活动,新媒体宣传中心践行团支部的同学们将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同时将缅怀祭奠英烈的情感转化为抗击疫情、努力学习的巨大力量,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