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风采│建筑学院产教融合探新篇:走进工业遗产,解码城市更新实践课堂

2025-10-18


在产教融合创新教育理念驱动下,建筑学院《建筑师执业基础》实践课程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围绕“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开展主题教学。2021级建筑学专业近30名学生在宋睿琦、赵琰、孙跃杰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天津市第一机床总厂”与“棉三创意街区” 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企业导师现场授课与项目考察,学生们在真实场景中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天津市第一机床总厂改造项目现场,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主创设计师孙正结合工程实践,系统讲解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既要保留历史建筑的工业肌理,又要植入现代城市功能。他指出,工业遗产改造并非简单的“修旧如旧”,而是要在保留历史价值的基础上,科学引入新功能,实现多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设计团队面临多重挑战:上位规划对建筑保护提出严格限制,老旧结构加固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新型环保材料在适配工业建筑风貌与空间特性方面也存在技术瓶颈。孙老师以现场案例为切入点,详细剖析了从设计构思到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可感。

在棉三创意街区的考察中,学生们接触到另一种城市更新路径。与一机床厂侧重功能重塑与结构加固不同,棉三项目采用“减法改造”策略,剥离建筑冗余装饰,保留裸露的红砖墙体与拱形门窗,突出工业美学特征。内部空间则通过“轻介入”设计,引入钢结构与玻璃材质,灵活划分创意办公、艺术展览等多元功能区域。在材料运用上,项目注重新旧对比,巧妙结合耐候钢、透明耐力板等现代材料与传统元素,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时空对话感。

“一机床厂的改造如同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而棉三创意街区则是在原有肌理中重塑空间的灵魂。”通过对比式实践教学,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城市更新需因地制宜,并无固定范式可循。

本次实践课程依托产教融合平台,邀请企业工程师深度参与教学,将真实项目案例引入课堂,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核心技术,更培养了其立足实际、灵活应变的设计思维。未来,建筑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整合行业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搭建多元实践平台,为建筑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地址:天津市团泊新城博学苑  邮编:301636  电话:022-68579990   版权所有 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