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建立客观的自我认知并学会积极应对成长压力。2025年9月12日,知仁社区联合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在25号宿舍楼A106一站式活动室开展知仁沙龙:“Ta的一生——在角色体验中看见成长,接纳自我”心理团辅活动。本次活动由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辅导员张宇主讲,她带领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探索成长联结,收获心理启迪。知仁社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参加。

活动伊始,张宇老师以“大风吹”热身游戏拉开序幕。随着“吹有过社团经历的同学”等指令发出,同学们迅速起身交换座位,在轻松欢快的互动中打破人际隔阂,激活团体动力。这一环节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初始心理防御,为后续活动营造了信任、包容的心理场域,让同学们更快地融入团体氛围。


热身结束后,进入到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以虚拟人物“李明”80年的人生为探索载体,构建起贴近青年心理的成长场景:李明29岁时遭遇职业倦怠,映射出当代大学生未来可能面临的“自我预期与职业现实的错位”,提示我们要做好“自我需求与职业匹配”的心理调适;35岁因行业波动失业,陷入自我认同危机与心理内耗,呈现出青年在挫折中易产生的自我否定心理,凸显“困境中认知失衡”的共性问题;而他42岁超越身份定义,以外卖员的工作创造价值;45岁虽遭遇车祸,但凭借积极心态完成身心康复,这些经历清晰勾勒出心理韧性的培养路径——通过认知重构打破思维局限,以实际行动重塑自我效能感,用乐观心态应对人生考验。


活动尾声的分享与写信环节,成为学生心理转化的关键环节。学生将李明的经历与自身职业焦虑、挫折体验深度关联,在共情中完成“自我困境非个例”的认知重塑,理解“人生顺逆本是常态”的心理逻辑。写信时,同学们将情感转化为文字:“29岁的你敢跳舒适圈,很了不起”“35岁低谷只是插曲,你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这些话语既传递出学生对李明的理解与支持,更让学生在共情书写中完成自我成长梳理,深化自我接纳认知。


此次“Ta的一生——在角色体验中看见成长,接纳自我”心理团辅活动圆满落幕,引导了大学生在他人故事中照见自我,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与心理调适能力。未来,知仁社区和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将继续以学生需求为核心,深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更多元、更贴心的心理活动,为同学们的青春成长筑牢心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