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层面扎实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学院聚焦国家和天津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与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产学研对接,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动,推动教育链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有序衔接,依托政策与平台支撑,构建“政校企育人共同体”。

学院组建由骨干教师、行企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组成的技术攻关与服务团队,与龙创恒盛、翔铄车身、圣达辰洋、生华厚德、北京闻壹等30余家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0余项,提高了企业产品竞争力,有力推动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与协同发展。

一、服务龙创恒盛,助力企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位于天津市区静海区的龙创恒盛主要生产数控机床的零部件,是富士康、中电科等企业的供应商。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从2023年开始,用于精密加工的数控机床需求增大,龙创恒盛的意向订单量超过了产能的20%。2024年,龙创恒盛计划升级智能产线来扩大产能,刀具智能管理单元是智能产线中的重要一环。龙创恒盛委托学院开展了数控刀具智能管理系统的研发,经过科研团队数月研发,成功开发出一套刀具智能管理系统,助力企业实现刀具采购、库存、使用、报废等全过程的精准管理,刀具使用成本降低了20%,生产效率提高了15%。2024年11月18日的天津新闻报道了龙创恒盛的产线智能化升级成果,学院研发的智能刀具管理系统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图1 天津新闻报道龙创恒盛的产线智能化升级成果

二、服务翔铄车身,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降本增效

天津翔铄车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是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企业的一级供应商,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传统汽车产业的升级改造,天津翔铄车身科技有限公司在降本增效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汽车吸能盒是企业的主要销售产品,如何进一步提升吸能盒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企业遇到了技术瓶颈。2022年,翔铄车身委托学院开展了技术攻关,经过一年多的持续研发,学院的科研团队深入研究了吸能盒的压溃变形机理和生产工艺流程,在关键工序处通过引入自研的先进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翔铄车身成功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吸能盒生产线,吸能盒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0%,不良品率降低了25%。2023年,翔铄车身的销售额由4.5亿增加到了5亿。学院的技术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得到了企业高度认可。

图2 改造升级后吸能盒自动化产线

2024年,天津翔铄车身科技有限公司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打破相关车型备胎升降器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联合学院开展技术攻关。学院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派出教师季宁担任企业技术副总,组建了技术攻关团队。团队深入研究了备胎升降器的核心技术和市场需求,设计了一套高效、可靠的国产化解决方案。通过多次实验和优化,成功突破了关键技术壁垒,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备胎升降器产品,产品不仅性能优异,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联合技术攻关,也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了一批技术骨干,助力企业由被动订单式向主动研发转型。

图3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备胎升降器产品

三、服务圣达辰洋,助力产品性能提升,提高企业竞争力

天津圣达辰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是一汽大众、中国中车、长安汽车等企业的供应商。面对汽车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降本增效是企业面临的难题。空气滤清器是公司主营产品,现有的注塑工艺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决定与学院展开合作,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进行技术革新。学院迅速组织了一支由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等领域教师组成的科研团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详细了解现有注塑工艺的瓶颈和不足。经过多次实验和数据分析,团队通过优化模具设计、注塑参数以及改进材料配比,研发出一套全新的注塑工艺流程,空气滤清器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10%。

图4 汽车空气滤芯器核心部件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