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前身是始建于2006年的信息工程系,2021年根据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名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学院现有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五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2760人。我院以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强实践能力,具有良好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智能化、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时代要求能力为核心,提出并践行“瞄准未来、主动变革;拓展基础、专业融合;学生中心、产出导向;适应需求、协同育人;创新引领、强化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培养了大批社会亟需的优秀人才。
1、师资力量
我院以天津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依托,聘请了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峰教授担任院长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程主讲人。同时结合学院自身发展需要和办学特点,全面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公开招聘、联合培养、选派进修等多种途径,吸引、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打造了一支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2、实践教学平台
我院秉持“高水平、高起点、贴近行业、面向未来”的实验室建设原则,根据科技发展和教学需要,优化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了包括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通信信息技术教学科研平台、电气与自动化技术教学科研平台、物联网与嵌入式教学科研平台以及智能信息技术实践与创新基地等“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一个基地(1+3+1)”的校内实践平台;与企业建立了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可有效支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时代要求能力的培养。
3、教学成果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我院始终重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教学成果。近年来,教师完成教改课题15项(其中省部级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写教材10余部,专利授权6项。获得天津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天津市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于2017年被批准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我校第一个市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号与系统1》、《电力电子技术》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我院紧紧围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统筹规划,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等重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累计300余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其中竞赛获奖140项(国家级奖项24项、省部级奖项116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项(国家级4项、省部级9项)、学生科研立项16项、制作科技作品36项、发表科技论文10篇。
4、未来发展
依托于信息化、智能化的鲜明办学特色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我院培养了一批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专业素养的复合型工程人才。5名毕业生先后成功创业;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人数逐年攀升;每年将近有30%的毕业生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平均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未来,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将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需求出发,瞄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及产业进步的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智能化、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格局。
地址:天津市团泊新城博学苑 邮编:301636 电话:022-68579990 版权所有天津仁爱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