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问题甄别能力,4月22日知仁社区在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资源教学中心开展“筑牢数字防线,共护安全未来”网络安全主题讲座。讲座聚焦2025年网络安全趋势与大学生现实需求,特邀乔宇担任主讲,通过隐患剖析、攻防实战、法律解读与学科赋能四大板块,为学子呈现了一场兼具前瞻性与实践性的网络安全“必修课”,保卫处、知仁社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参加。

乔宇,昆明网络安全实训基地特邀专家,天津犀牛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与服务中心总监,安全圈(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电子商会网络安全工程师培训就业基地导师。
隐患剖析——生活场景中的“隐形陷阱”
乔总以随手丢弃的快递盒为切入点,指出大学生高频使用的校园网络、移动支付和社交平台等生活中易被忽视的潜在风险。“一台未加密的路由器、一条伪装成好友的钓鱼链接,甚至一张随手分享的课程表截图,都可能成为数据泄露的导火索。”通过真实案例,他详细解析了恶意软件传播、隐私倒卖黑色产业链的运作模式,警示学生“安全无小事,细节定成败”。

攻防实战——黑客攻击全流程“沉浸式”演示
现场最震撼的环节莫过于黑客攻击模拟演示。乔总以技术手段还原攻击链条:从破解公共WiFi获取用户手机权限,到窃取相册、通讯录信息等隐私信息;从伪造钓鱼网站诱导输入密码,到远程植入勒索病毒控制设备。一幕幕“无声的战场”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网络攻击的隐蔽性与破坏力。

法律解读——从个体防护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视野
乔总强调网络安全需技术、法律、国家政策协同发力。乔总在技术层面以“木桶原理”切入,强调系统防护的全面性,防护措施需补齐短板、定期更新;在法律层面结合《网络安全法》剖析“帮信罪”大学生涉案案例,呼吁学生远离“兼职刷单”“出租收款码”等灰色地带;在国家政策方面解读“现代化信息支援部队”地位职责和“护网行动”。
学科赋能——以专业实践引领安全创新
结合知仁社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学生的学科特色,乔总鼓励学子将网络安全与物联网工程等专业深度融合,与此同时,他鼓励同学们参加网络攻防校内校内选拔赛,以赛促学,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互动环节中,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同学就行业发展和网络安全的就业方向与乔总展开讨论,乔总分享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既需精通渗透测试等技术硬实力,也需具备风险合规管理软技能。”

活动尾声,保卫处综合科科长苗成芸强调:“网络安全是校园安全的‘新维度’,未来将推动攻防演练常态化,织密校园防护网。”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韩杨表示:“本次活动是‘网络安全+新工科’融合育人的起点,以赛促学、以创赋能,让学生的专业能力成为网络强国的‘青春盾牌’。”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普及,更是一次职业启蒙。通过行业专家进校园的深度联动,打破产教壁垒,让网络安全教育从“理论灌输”走向“实战赋能”。知仁社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既是响应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号召的实践行动,也为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注入安全基因,为学子铺就一条通往数字安全未来的职业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