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嵌入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形成各领域技术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构建起多技术融合的“数智化”新形态。
为深入了解企业在人工智能相关人才需求方面的准入门槛和具体要求,以更好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人工智能+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5.19-5.21日,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吉建华副院长带领通信、电信和物联网三个专业负责人到百科荣创(山东)大学生公共实习实践产教融合服务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探索产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不匹配问题的解决方案,助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百科荣创作为国内知名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致力于AI+电子信息大类软硬件复合型人才培养,搭建产业需求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接的桥梁。
在调研座谈会上,百科荣创张明伯总经理回顾了公司与我校的合作过往,表达了继续深化合作的意愿。石浪副总经理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供需现状,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较高,而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严重;然后重点介绍了面向行业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建设解决方案、“人工智能+X”创新实践教学解决方案以及人工智能实验实训教学解决方案等。
吉建华副院长表示,百科荣创的复合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与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不谋而合,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双方需要进一步相互对接,深度融合,使各项合作措施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座谈会上,双方着重就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就业、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科研平台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多链有机衔接校企合作机制展开热烈的讨论。三位专业负责人结合培养方案中的“智能嵌入式系统设计、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信号处理”等方向在人才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教学、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与行业工程师深入沟通,了解行业应用的具体场景与实际需求,明确未来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考察组实地参观了企业的产教融合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公共实习实践基地,亲自体验了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能家居和无人驾驶等具有实际行业应用场景的“虚拟仿真+真实应用”工程实践中心,对“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次调研考察活动,双方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未来将通过设置创新精英班实行订单式培养、定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师资培训班、企业讲师参与课堂教学、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大力支持学科竞赛等方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双方互利共赢,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