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津和携手育桃李,七彩课堂润童心

——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榴花开 和衷共济”实践团队赴策勒县第三小学和红旗小学开展爱心支教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09

2025年6月至7月,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榴花开 和衷共济”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跨越4000余公里,深入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第三小学、红旗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团队以“文化润疆”为指引,通过创新课程体系与沉浸式教学方法,精准对接边疆教育需求,为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对接需求,精心构建体系

为确保支教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今年四月,经济与管理学院深入当地开展系统调研,与策勒县第三小学和恰哈乡红旗小学签订大中小一体化实践育人基地协议,并举行党建共建单位揭牌仪式。根据当地教育现状与学生特点,实践团制定了以“语言文化、非遗传承、民族融合”为核心的“七彩课堂”教学体系,课程设计力求打造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文化内涵的高质量课堂。

情景教学激活,沉浸体验赋能

在文化课教学环节,志愿者们采用“情景剧+游戏”的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沉浸式语言学习体验。课堂以生活化场景为基础,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掌握国家通用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仅提升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成效显著。

非遗技艺传承,匠心文化浸润

在非遗文化课堂上,志愿者讲解天津剪纸“吊钱儿”的历史、技巧和文化内涵,手把手教学生们折叠、裁剪。漆扇制作环节,孩子们在扇面上点染、绘制,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漆扇,让传统工艺焕发新光彩。在民族文化贴画课程中,学生们围绕“津和一家亲”主题,创作出一幅幅富有童趣与创意的贴画作品。一位学生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我把天津之眼和天山画在一起,就像我们的心紧紧相连。”

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更以视觉化的方式传达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载体。

教育初心映照,青春力量接续

“一次支教行,一生边疆情”。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段支教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孩子们那清澈的眼神、积极的课堂互动,都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实践团成员。

实践团成员孔祥宇在支教日志中写道,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向我们展示剪纸作品、主动用普通话与我们交流时,我们真切感受到教育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深远意义。

实践团成员孔祥宇在支教日志中写道,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向我们展示剪纸作品、主动用普通话与我们交流时,我们真切感受到教育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