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设有财务管理(含ACCA国际实验班)、工程管理、物流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工程和工业工程共6个本科专业(见表1)。其中,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物流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个本科专业是2006年学校建设伊始第一批筹建的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学校一流专业。截至2025年9月底,在校生总数为 人。
表1 学院现有专业及在校生人数
专业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校生人数 |
财务管理 | 2006 |
|
工程管理 | 2006 |
|
物流工程 | 2006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06 |
|
金融工程 | 2013 |
|
工业工程 | 2024 |
|
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放式办学,多元化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其一,通过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如产业学院、3+1),为地方输送技术和管理骨干,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其二,依托创新实验室和校企联合攻关,助力技术突破。其三,通过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专利转让、孵化企业)直接参与产业规划与升级。此外,学院还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产业链数据分析等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形成“产教融合”良性循环,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同时围绕智能制造提质升级,以培养人才应用能力为目标,学院以“人才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各个专业为基础,结合移动课堂、产教融合、金融安全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等特色,利用3+1产学研实习、课程地图、学时课堂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结构示意见图1。

图1 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
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学院规划形成以下具有自身特色的“433”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见图2。“433”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模式通过校内教师、企业讲师、校外知名教授和行业专家的协同合作,采用校企合作课程、企业实习和精英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管理素养。在企业与学校的多方协同下,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和实践教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新平台,为学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提供有效支持。

图2 “433”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经济与管理学院使用多种创新教学手段,建立各类特色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精心挑选权威、内容新颖、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材。教学课件涵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融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以提高吸引力和直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