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优秀传统家训宛如璀璨明珠,照亮着前行的道路,而“立德树人”更是这其中的固本之道,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11月22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特邀天津仁爱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国学研究会会员赵俊勇老师作主题为《中国优秀传统家训“立德树人”的固本之道》讲座。学院300余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在讲座中赵老师首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这一工程不仅关乎学校教育的成效,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他引用《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是治国做人的基础,树人必须固本。
其次,赵老师还通过多个历史案例,生动展示了家训在固本之道中的关键作用。他提到晚清重臣左宗棠,其家训“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不仅影响了其后代,也为其团队树立了清廉自律的榜样。左宗棠一生清廉,不为子孙谋职谋财,其高尚品德和严格家训为后世所称颂。
此外,赵老师还详细阐述了优秀家训中的固本之道,包括固道德之本(如格局、仁爱、孝悌、节俭、改过、积善、谦恭、诚敬)、固文化之本以及固身体之本。他通过引用王阳明、江竹筠、梁启超等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及《了凡四训》、《庭训格言》等经典家训,深入剖析了这些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最后,赵老师呼吁各位同学们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和家风的培养。他认为,学习传统家训不仅能够增强文化自信,还能够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亲相爱,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赵俊勇老师精彩纷呈的讲解,我们仿佛穿越千年,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家训的魅力与力量。赵老师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立德树人”的固本之道,更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未来,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