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目前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3个专业,2024年新批“新能源汽车工程”与 “储能科学与工程”2个新专业,其中“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25年开始招生。2006年建立系部以来,学院已有教师44人。
依托天津大学双聘教授团队、中青年教师团队、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团队,组建了“机械数字化设计与智造工程团队”,形成了“学、研、产”有效协同的教学、工程创新与科研团体,多次获得包括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等高水平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等高水平教学成果,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天津市机械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享天津大学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平台,产学研紧密合作搭建了多资源协同的育人环境,多年积累与形成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群建设”、“课程+项目+竞赛人才培养”、“双证书制人才培养”和“科研及双创项目驱动”等教学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培养了一大批具备产品创新设计与先进制造装备的集成应用能力、多学科交叉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国内外制造业、新媒体、互联网、文创产业及服务业得到了良好发展,同时有200多名同学进入天津大学、中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进行了硕士研究生学习深造。自2010年来,11届2000多名仁爱机械系学子奔赴天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西安等全国20多个省市区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能制造工程(工科,专业代码:080213T)是2022年获得教育部审批备案的新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以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为目标,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聚焦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以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融合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云、数字孪生、工业网络等新一代智能和信息技术,培养具备装备设计、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工业网络、智能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集成设计和应用能力,能够在高端制造装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及钢铁石化等领域,从事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制造、工程开发、检测监控、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相关岗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新能源汽车工程(工科,专业代码:080216T),通过了2024年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审批。该专业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战略指引,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手段,以培养复合应用型新质人才为核心,以“专业、创新、交叉、合作、视野”协调发展为目标,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充分发挥长期以来形成的本校、天津大学、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汽研、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玉柴、潍柴、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一汽、广汽等多元主体优质资源和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的人才胜任力培养体系与特色优势,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