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3日上午,天津仁爱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创始人、关工委“五老”成员、我国机械动力学领域专家、天津大学原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策教授,受邀回访学院参观交流。年逾八旬的张教授深入实验室考察教学实践成果,与青年学子面对面座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育人情怀为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躬行实践:实地考察实验室建设
上午10时,张策教授在天津仁爱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任成祖、副院长贺莹以及张玥、康瑜等青年骨干教师等陪同下,首站抵达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金相实验室,张教授驻足观察学生制备金属试样的操作流程,对实验室配备的数字化显微分析系统表示赞许。在智能制造实验室,张教授详细了解了实验设备以及智能制造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并表示:“智能制造是行业大势,培养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时代所需。”

倾心对话:共探人才培养新路径
实验室考察结束后,张策教授移步第六教学楼202会议室,与机械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开展专题座谈。会议由党总支书记闫飞主持,任成祖院长、贺莹副院长、教师代表及20余名学生参与交流。张教授结合六十载教研经历,从“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勇于创新”三个维度展开分享。他特别强调:“机械工程是工业体系的脊梁,青年学子既要精通力学、材料等核心课程,也要关注人工智能、绿色制造等前沿领域,在交叉融合中寻找突破点。”


薪火相传:关工委助力育人新格局
作为机械工程学院关工委“五老”成员,张策教授此行彰显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对青年成长的深切关怀。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闫飞表示:“张先生不仅带来学科建设的宝贵经验,更以躬身垂范的姿态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学院将持续发挥关工委的桥梁作用,邀请更多资深专家走进校园,构建‘传帮带’育人生态。”
张策教授离校前寄语师生:“期待在你们手中,诞生属于中国智造的新突破!”这场跨越两代机械人的对话,既是学术智慧的传递,更是育人初心的接力。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机械工程学院正以开放姿态汇聚优质资源,为培育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书写奋进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