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2023年8月,天津仁爱学院智算工程学院“初心领航”暑期实践团来到天津市武清区大王古庄镇张家场村,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一、实地调研,送“策”下乡
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形式,围绕“科技助农”的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充分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行动书写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实践团结合所学专业特点,以帮助村民“科学种植,生态农业”为目的,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当地农业技术投入使用情况、生态环境概况以及村民日常生活,撰写调查报告,进行精准反馈。
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走进村民家中,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们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种植、情况等情况,乡村变化、产业发展、生活困难等,用自身所学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在与乡亲们的交流中,不仅看到了乡村振兴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和希望,也深刻感受到了这条路上的挑战和困难。

二、种植科学,让生命绽放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观察种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向当地农户和学生们科普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以及农业种植的新技术。鼓励农户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推广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实践团还加强了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引导农户科学使用灌溉水资源,推广高效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微喷,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侵蚀。他们还提醒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把好病虫草的防治关口,并在关键时期做好水稻生长的田间管理工作,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生态修复,还原自然之美
大王古庄镇一直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鼓励辖区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推动形成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树立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意识,聚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魅力王古。

实践团成员参与了生态修复的实践工作,亲身投入到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例如生物炭的利用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不仅改善土壤质量,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实践团还组织了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和回收活动,向当地农户和学生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农业废弃物、合理使用农药等。引导农户将农业废弃物进行有效利用,例如将秸秆进行压块、制作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等,减少焚烧或露天堆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实践团成员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秉持着为国家奉献青春力量的理念,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在支农助农中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