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服务学院硕士点建设及应用性人才培养,计算机系整合教师资源成立5个科研团队,鼓励科研合作,以期全面激发教师创新动力,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助推我系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
一、数据科学与知识工程团队
数据科学与知识工程团队主要聚焦数据科学、社会计算和知识工程等相关方向,以应用为驱动、系统为支撑、服务为导向,在大数据存储与分析、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社会计算和企业信息化服务等领域开展相关技术与应用研究。目前,该团队共9名成员,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4人。近些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各1项,主持和参与横向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4篇、中文核心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6项。
(一)研究方向: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知识图谱、社会计算、企业信息化。
(二)团队负责人:蒋辉
二、人工智能团队
人工智能团队:主研究深度学习在医疗行业、智慧养老、政务服务、智能交通、知识图谱、中文事件提取等领域的人工智能项目。团队拥有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近五年,先后获得天津市教委项目2项、纵向课题3项,教改课题5项;与天津市公安河北分局、天津海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逗点云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就公安热点事件检测、间歇工作寿命测试机设计、自动驾驶中小目标车辆检测等项目进行多项合作并取得实际应用。在IEEE、SCI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9项,软件著作权 5 项。
(一)研究方向: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中文事件提取、知识图谱构建,计算机视觉。
(二)团队负责人:王国振
三、复杂网络团队
复杂网络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交网络分析、图神经网络、社会复杂系统建模。团队拥有高级职称3人,讲师4人。近些年,先后获得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资助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在IEEE、SCI、CCF等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
(一)研究方向:富含内容信息的社交网络演化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场景及算法研究。
(二)团队负责人:王英奎
四、智能图像团队
智能视觉团队:团队面向计算机视觉与智能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前沿的深度学习技术,搭建先进的神经网络模型,旨在开发可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医学、智能观测、智能媒体、智能机械、智能环为等领域的高效算法及软件,有效增强对实时图像视频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例如:复杂真实场景中的目标检测、识别、跟踪、分割、理解分析及相关方法研究。课题组与天津大学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多个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科研团队拥有博士2人,硕士5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1人、实验师1人。近年来,团队成员获得十余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资助,已发表SCI、EI、ISTP、中文核心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论文十余篇,出版教材专著一部。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在与国内多家科技企业进行的深入合作中得到实际应用。目前,团队成员主持和参与的多项在研项目也正稳步推进中,并在积极申报新的研究课题。
(一)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图形图像处理。
(二)团队负责人:刘铜
五、智能制造团队
智能制造团队:围绕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横向项目研发及工程实践项目合作,以服务、优化企业制造生产过程为主要目标、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为依托,实现企业智能化过程管理。智能制造团队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到企业中参与项目开发的方式实现“新工科”学生培养。团队拥有高级职称教师3名,近3年完成横向课题近10项并积累了良好的工程经验。
(一)研究方向:智能制造,制造执行系统,数据挖掘、虚拟现实、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
(二)团队负责人: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