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天津大学与仁爱学院学子朋辈互促 备战蓝桥杯大赛 跨校共研 擦出桥接火花

发布日期:2025-04-10    作者:     来源:     点击:

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倒计时一个月之际,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蓝桥杯国赛获奖团队与天津仁爱学院智算工程学院联合发起目标冲刺省赛的“朋辈互促、天仁共研”专项训练营。两校学子通过每周三晚7点线上研讨周日上午、下午线下实战的“双轨制”共研模式,共同打磨算法思维与编程能力,在跨校协作中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一、双校联动构建教育共同体

本次训练营突破传统备赛模式,由天津大学具有国赛一等奖获奖经历的学生担任“朋辈导师”,与仁爱学院百余名省赛选手组成8支混编战队。每周三晚间开展“云端案例精讲”,针对动态规划、图论等高频考点进行专题突破;周日则在我校第5实验楼进行8小时封闭式模拟赛,通过“真题实战-交叉评析-最优解重构”三阶训练法强化实战能力。活动期间累计产出解题笔记82篇,共建GitHub代码库更新优化方案23次。

二、多维互促激发创新潜能

训练营特意设置了“角色轮换”机制,每场模拟赛由两个学校轮流担任解题组长促进技术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仁爱学院2023级学生王性韵谈道:“天大学长的代码优化思路常给我们“降维打击”般的启发,而我们在基础算法上的扎实功底也多次帮助他们突破思维定式”。

三、协同育人成效显著

   智算工程学院近三年注重提升基层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与天津大学跨校“联学联建、朋辈互学”成果共建创新机制。打通了培养体系中个各个环节,如联合天津大学学生共同申报挑战杯、“大创”计划项目、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本次与天津大学获奖选手共同研学提高了我校备赛团队在不同维度和层次上的训练方法,开拓了思维。在最近一次省级模拟赛中部分同学提高了成绩,达标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种跨校联学联建 朋辈互学模式已纳入校际协同育人备忘录,未来将在学院更多学科竞赛中推广“朋辈互促”机制。




【新闻背景】

2010年至2024年,经过十五年的稳健发展,蓝桥杯大赛吸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在内参赛院校达到1900余所,参赛大学生人数25万人。省赛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全国高校共设置软件线下赛点724个,电子线下赛点437个,其中多个赛点超1000人,最大赛点承接参赛选手近3000人大赛还吸引了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多个海外高校的选手在线上与国内选手同台竞技参赛选手总人数突破百万,成为全国规模领先并极具影响力的IT学科赛事之一同时连续五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上海、江苏、四川、河南、山西、辽宁、广西、贵州、宁夏、新疆等省(区、市)自治区将蓝桥杯大赛列入省级大学生竞赛名录,天津大学累计获得该赛事国家级奖项47项,天津仁爱学院近三年省赛获奖人数年均增长11%-18%,2024年度达36%。学院从2020年成为天津市赛点以来,共为千余名学生服务,能够提供600个考试工位。


       
     

























双方学校部分学生合影


上一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李敬辉主任受邀参加全国openEuler国产操作系统师资培训交流
下一条:缅怀英烈精神 学习优良作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