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加工中心

《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名称: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实训

课程编号: 2010272

    时: 64

    分: 2

系: 机械工程系

适用专业: 机械类

教材(名称、主编或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何平.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实训教程.第一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主要参考资料:

  1.张铁城.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技能.第一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2.方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第一版.北京:国防出版社,1999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机械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是面向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与开设专业相适应的)技术基础知识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中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课程采用单元式组织形式,加工实训与课程内容完全融合为一体,且以机床操作实训为主体,配备数控机床实训专用教室,整个单元时间老师始终对学生指导和交流,老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发现并解决实际加工操作中反映出的问题,将基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系列实践环节第一阶段。

学生完成全部课程经天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认定后,成绩合格取得加工中心中级操作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如:沟槽、台阶、斜面、凸轮、箱体、多面体)的零件图;

2)能编制直线、圆弧面、孔系等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3)能够利用手工编程方式编制:平面铣削程序,编制含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二维轮廓的加工程序及钻、扩、铰、镗等孔类加工程序;

4)能够利用CAD/CAM软件完成简单平面轮廓的铣削程序编制;

5)能使用加工中心常用夹具(如压板、虎钳、平口钳等)装夹零件;

6)能够选择定位基准,并找正零件;

7)能够使用刀具预调仪或者在机内测量工具的半径及长度,能够合理选择、安装、使用刀具;

8)熟悉操作面板,能够熟练操作加工中心机床完成机床的调整、刀具安装、工件的装夹找正、工件坐标系的确定、输入程序与调试、零件加工与检验等工作;

9)综合能力要求,通过给定工件的图纸学生应能依此进行工艺分析、选择刀具、加工参数及刀具轨迹的计算等编写出加工程序,并输入加工中心机床加工出合格产品;

10)能读懂数控系统的报警信息,发现并排除加工中心的一般故障;

11)能够根据说明书完成加工中心的定期及不定期维护保养,包括:机械、电、气、液压、数控系统检查和日常保养等;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环节为数控加工综合实践环节,以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技术、机床操作、典型零件加工为核心内容,以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相应工种中级工的理论与技能操作标准。

1)加工中心工艺与手工编程基础;

2)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应用;

3MasterCAM自动编程加工零件的方法;

4)介绍安全基本知识和有关的安全规程;

5)机床操作面板各按钮的功能及加工中心操作步骤;

6)零件定位与装夹;

7)工作坐标系的确定;

8)刀具的准备与安装;

9)手动及机动切削加工训练;

10)程序与刀具补偿的输入,程序的检验与调试;

11)简单零件编程加工训练;

12)进行综合零件的加工训练。

四、学时分配

1

基本

机床基本操作训练

第七、九学期

1.        介绍安全基本知识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 熟悉机床(机床结构构、开关机、主面板)

3. 刀具的安装使用,刀库的使用方法。

4. 加工中心常用夹具的使用(如压板、虎钳、平口钳等),装夹零件训练。

5.工件坐标系确定训练a用百分表、找正器对工件(XY轴)零点确定b用块规对工件(Z轴)零点确定及效验

6. 程序的输入,刀具补偿值的输入

7. 程序的检验:a。图形模拟b。试运行

20

2

基本

简单零件切削训练

第七、九学期

1. 手轮与手动平面铣削训练

2. 方形零件编程铣削训练(一把刀)

3. 槽形零件编程铣削训练。(两把刀、子程序)

20

3

复合

加工中心中级工实训综合零件的训练

第七、九学期

1. 加工中心中级工综合零件训练1

24

4

复合

加工中心机床的日常维护

第七、九学期

根据说明书完成加工中心的日常保养等

日常

加工中心故障诊断

读懂数控系统的报警信息,能发现加工中心的一般故障

                                        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指导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