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和“实事求是、果毅力行”的校训,立足天津,融入滨海,面向环渤海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实事求是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充分发挥天津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机制,实行开放式办学、多样化培养。从生源上看,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对社会实践和动手操作比较感兴趣,鉴于此,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到师资队伍建设、考试考核方法等, 都必须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办学条件, 着力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突出实践、强化应用, 以充实其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需要。
为突出办学特色,学院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制定了总体规划,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院规划的要求,逐步完善机械实验室硬件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模块化、多层次、面向工程应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1、模块化和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理念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规划设计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为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设计了基础型和综合设计型的必修实验模块和创新型的选修实验模块,为非机类专业设计了基础类通识实验包。体现了模块化和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理念,如图1所示:
1)基础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对教师指定的或学生自选课题完成从查阅资料、进行机构设计、工艺设计、运动学仿真和加工制造等多知识点综合的实验。
3)创新型实验:
学生利用中心的资源共享平台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学科竞赛;参与到与企业合作的科研课题中直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此外,搭建了一系列职业资格和技能认证平台,学生完成相关实践课程后,通过认证平台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水平。
图1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体系
2、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验教学体系
在1-4学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阶段,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力学实验、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实验等。
在5-6学期和两个短学期:除一些基本实验外,主要是机械CAD软件应用实训、数控机床仿真、数控机床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以及职业技能实训和资格认证考试。
在7-8学期:职业综合能力拓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模具课程设计、机械CAM软件应用实训、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3+1顶岗实习。
如图2所示,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验内容由简单基础到专业综合、工程实验能力得到不断锻炼,形成了大学期间不间断的、连贯性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图2 “一年多练、层层递进、贯穿四年”理论+实践一体化育人模式